- 欢迎来到广西自考服务网!广西自考服务网为考生提供广西自考信息服务,网站信息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广西招生考试院www.gxeea.cn/为准。
广西自考00658新闻评论写作知识点押题资料
考试-知识点押题资料
(★机密)
提纲挈领,指明考点,提高技巧,快速提分,以加入【考生交流群】获取完整文件版自考资料。
1.新闻评论在新闻传播中的主要任务:
通过评说阐明评论者意见、观点、主张,表明立场和态度。
2.现代社会的新闻传播活动中有两类信息:
一是事实信息,二是意见信息。前者的载体是新闻报道,“用事实说话”;后者的载体是新闻评论,“说事实的话”。
3.新闻评论的主要特点:时新性、针对性、倾向性、思辨性、广泛性。
4.新闻评论定义:新闻评论是针对值得关注的新闻事件和现实问题及时表达的观点和见解,表现形式各异的文本(文体、体裁、节目形态等)是其载体,不同介质的新闻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通讯社、网络和新媒体等)是其传播渠道,广泛地传播新的意见信息、反映和引导舆论是其主要任务和根本宗旨。
5.不同类别新闻评论:时政类评论、经济类评论、法制类评论、军事类评论、体育类评论、娱乐类评论。
6.新闻评论的基本功能和社会作用:发言表态,阐明基本立场观点;表达诉求,反映公众意见与呼声;解惑释疑,增进理解,维护社会稳定;针砭时弊,履行新闻舆论监督职责;激浊扬清,倡导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引领潮流,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7.马克思创办《新莱茵报》。他和恩格斯一起在《纽约每日论坛报》上发表文章。列宁的政论文章经常发表在《真理报》上。
8.普利策创办了美国第一所新闻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设立了
“普利策奖”,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奖。李普曼是美国最富盛名的专栏作家、政论家,在《纽约每日论坛报》担任《今日与明日》专栏特约撰稿人。
9.“社论版对页”和“言论/社论版”这两种模式,长期引领报纸评论的国际潮
流。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广播谈话类节目开始兴盛,如“脱口秀(talking show)。
10.唐朝就有的“邸报”,始终与新闻评论无缘。其原因是:首先它不是真正意
义上的新闻媒介,只是一种“官文书”。传教士主办的中文外报,最先出现新闻评
论的萌芽——早期的中文报刊评论。
11.鸦片战争前最有影响的一份中文外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冲破了“言不论政”的藩篱。外国主编长期聘用中国文人做“记室”,自己口授文章,由“秉笔华士”记录大意。19世纪5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是中国报刊评论发展的第一个繁荣期。《循环日报》以政论着称,王韬被公认为中国第一位报刊政论家。
12.戊戌变法时期,梁启超是最杰出的报刊政论家,他的政论文章被称为“时务文体”(梁主办的《时务报》)。
梁启超创办《时报》,使得“时评”开始出现和风行,时评的崛起标志着中国近代的报刊评论的主流由政论向新闻评论转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13.1913年“癸丑报灾”,无数报刊被查封,许多报人惨遭杀害;
1914年,袁世凯公布钳制舆论的《报纸条例》和《出版法》。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1918年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毛泽东创办《湘江评论》,周恩来主编《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14.四大着名副刊有北京的《晨报》副刊《晨报副镌》、《京报》副刊《京报副刊》、上海的《时事新报》的副刊《学灯》和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蔡和森主编《向导》,恽代英、萧楚女主编《中国青年》。毛泽东创办国民党中央刊物《政治周报》,瞿秋白主办《热血日报》。15.1932年黎烈文主编《自由谈》。着名的评论家有《大公报》社论的主笔张季鸾和《生活》周刊《小言论》的主笔邹韬奋。众多非职业报刊评论大家的代表人物是毛泽东。
16.当代中国新闻评论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过渡期、曲折期、社会转型期。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两报一刊是《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姚文元着名的三篇评论拉开文化大革命序幕。范荣康称当时新闻评论是“四无评论”(无中生有、无需论证、无限拔高、无限上纲)。
17.新闻评论选题的含义:指作者准备就哪些新闻事件、人物、现象、问题、矛盾等发表意见、阐述观点、表明立场态度而进行的思维活动。选题的预期目标:就是找到有价值的评论对象,聚焦将要评说议论的新闻事件、人物、现象、问题、矛盾等。解决好“写什么”这个难题,明确这则评论得以存在的理由,考量其是否说议论的价值。
18.新闻评论选题的具体途径:吃透两头。从当下新闻报道中发现有评论价值的选题;从社会热点问题和民众关心的实际问题中选题;从上级部门的新指示、新精神中寻找评论选题;从容易被忽略的事物和问题中发现评论选题;新近发表的评论做深度开发,形成新的评论选题。
19.标题就是文章(或广播、电视节目)的题目,它以简短的文字,醒目、清晰地标出或提示文章(或节目)的主要内容或基本观点。标题的主要功用:总体而言,可以用一个“导”字来概括,即导读(导听、导视)。提示论题,概括评论内容;昭示倾向,表明立场态度;展现亮点,标出主要观点;释放魅力,激发公众性趣。
20.新闻评论标题的基本要求:
题文一致;意象鲜明;言简意赅;生动引人。21.新闻评论的论点:是新闻评论作者提出的核心观点和主张,它反映了作者对所评说议论的对象(包括新闻事件、社会现象、问题矛盾等)持有的基本看法、思想观点、立场态度等。论点处于主导和中心地位,是评论的灵魂,统领和支配其他事实信息和意见信息(包括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以及论证过程等。
22.论点的层次性:总论点,也叫中心论点或基本论点,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文章的主题,在评论中起主导的、支配的地位。分论点,又叫子论点,是由总论点派生出来的,在评论中起到表达观点、阐明道理,体现和支持总论点的作用。
23.判断的类型包括: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具体判断与普遍判断。
24.论据可分为两大类:事实性论据和理论性论据。新闻评论对论据具有明确的要求,即真实性、相关性、典型性、新鲜性四个方面。
25.事实性论据:主要指客观存在的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事件、历史资料、统计数字等,具有直观性、真实性的特征,是证明论点的最具说服力的论据。
26.理论性论据:就是通常所说的理论根据,是能够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理性认识。新闻评论写作不仅需要运用事实性论据,还需要相关的理论性论据来支撑观点。可分为如下四类:科学原理、定律、公理和权威性着作中的精辟见解;谚语、俗语、格言、警句、成语和典故等;一些领导人或各个领域的权威人士所发表的已为人们熟知的名言和科学论断;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
27.论证:是指新闻评论作者运用各种论据阐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其主要作用
就是揭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使论点得以确立,使说理更具说服力。
论证的作用: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纽带”和“桥梁”,是新闻评论作者进行说理
的不可或缺的工具。
28.论证的主要方法:按照逻辑推理的形式划分,可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按照论据材料的性质划分,可分为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按照双方观点的关系划分,可分为反证法、归谬法。
29.从形式逻辑的角度讲,说理论述是组织和运用论据说理和证实论点的过程及方法;从新闻评论写作的角度讲,论证过程是把材料和观点统一起来,运用分析、综合等方法,组成一个完整的说理体系,以阐明其观点。
30.论证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是:论据与论点契合,分析与综合精当,务虚与务实结合。
31.分析,就是把评论对象,及所要评说议论的人物、事件、现象、问题、行为、思想等,进行分析和“解剖”,揭示其表面现象后面隐藏的内容,包括问题、矛盾的各个方面,各个构成要素。综合,就是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整体性思考,把分析得出的各方面的认识,联系起来考察,将分论点归纳起来,形成全面、完整的认识,得出总体性的结论。
32.务虚性评论需要自觉遵守虚实结合的原则,运用“以虚带实”和“寓虚于实”的方法,使评论的说理论述做到有的放矢、言之有物。务实性评论从具体事实(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矛盾冲突)中发现问题,通过评说议论、分析解读,阐明其蕴含的道理和意义,使认识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并由此产生富于思辨性和哲理性的观点见解,达到通过个别指导一般的目的。
33.新闻评论的结构:一般来说,评论文章除去标题之外,通常由三大块构成:开头、主体和结尾。开头,也称引论,主要作用是交代由头或背景,提出问题,引出论证,并吸引读者注意。主体,即是文章的本论,任务就是运用论据(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展开论证,并采用适当的结构形式来表现内容,阐明主要观点并体现其内在逻辑关系。结尾,多为文章的结论(也有文章的结尾并非结论),其作用因评论文章的写法不同而各异,如有的总结全篇明示其结论,有的与开头相呼应,也有的抒发各种情感或是“借题发挥”等等。
34.新闻评论结构的基本要求:布局合理;层次分明;逻辑清晰。
35.新闻评论常见的几种结构形式:归纳式;演绎式;并列式;递进式。
36.新闻评论的开头:开门见山,引出主题(引述新闻事实材料、直接评说主要问题、交代相关背景);开宗明义,亮出论点;凸显矛盾,切入主题。
37.巧妙设计安排不落俗套的结尾:概括要旨,画龙点睛;升华主题,发人深省;抒发情怀,感染公众;寓有深意,耐人寻味;巧设问句,商榷反诘。
38.新闻评论良好文风:深入浅出,贴近受众;言之有物,切中要害;寓情于理,情理交融;俏谈道理,形象可感;字斟句酌,简洁精炼。
39.社论是报纸评论中最重要的一种文体,被誉为报纸的灵魂和旗帜。社论具有重要地位,发表时总是居于报纸的显着版面位置,挂“社论”栏目标识,变换字体,并加框或花边。通过编排处理以显示其特殊性和重要价值。毛泽东强调精心写社论是一项极重要的工作。
40.社论的写作要注意以下三点:精心写作,导向正确;胸有全局,联系实际;公允客观,端庄大气。
41.评论员文章的类型:本报评论员文章、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观察家评论。《解放日报》曾发表署名“皇甫平”的系列评论员文章。《人民日报》经常署名“任仲平”(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缩写)。《人民日报》发表《老干部的光荣责任》是第一次使用“本报特约评论员”的署名,《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被称为“超重型特约评论员文章”。抗战时期,毛泽东经常以观察家的名义发表评论。
42.新闻述评简称述评,也叫记者述评。它融新闻报道和评说议论为一体,有述有评,评述结合,兼有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功能作用,是一种较为特殊的
边缘评论体裁。述评的主要特点:评述结合,以评为本;述中有评,评中有述;由述而评,以评驭述。
43.新闻述评的类型:工作述评;形势述评;事件述评;思想述评。
44.编者按语:是对新闻报道或文稿进行简要提示、评价、议论、阐述或做补充说明的文字。它是新闻评论中较为特殊的一种评论样式,因为它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二者同时发表(见报或播出)。它是由媒体编辑人员撰写的,作用在于对新闻稿件做画龙点睛式的概括、评价、批注、建议,或交代背景及相关事项,或代表编辑部发言表态。形式多样,有文前按、文中按和编后等。
45.中国最早的编者按语:
太史公曰。将编者按语同新闻报道结合在一起,并运用这一形式发表意见的报纸是
梁启超、汪大燮主笔的《中外纪闻》。真正成为常用报刊文体是1904年《时报》创刊之后。编者按语的性质:依附于所编发新闻与文稿,不能够独立存在。
46.编者按语分类:说明性按语、政论性按语、注释性按语。编者按语的功能:提示说明、评价表态、提醒建议、强调补充。
47.文前按语:又称题下按语,在三种按语形式中其编排位置最为重要,通常位于所配新闻报道或文稿之前(或版面、栏目的上方)。不拟标题,也不署名,有说明性或政论性两类按语,以政论性居多。
48.文中按语:又称文间按语,是报刊上独有的按语形式,就报道或文稿中的词语、提法、内容等做出点评或批注,诠释补充,或修正错误、提出希望等。
49.编后,又称编余、编后小议、编辑后记、编辑附记等。它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之后,可拟标题,也可不拟;可署名,也可不署。
50.编者按语写作的基本要求:立足依托,有所超脱;配合及时,运用灵活;言简意赅,点到为止;明快犀利,讲求分寸。
51.短评:是一种篇幅短小、内容单一、分析扼要、运用便捷的评论样式。它根据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中心任务等需要,针对现实生活和工作学习等方面的问题或值得重视的社会现象、不良倾向,配合新闻报道发表,通常代表编辑部发言表态。
52.1904年在上海创刊的《时报》所倡导的时评(当时也被冠名“批评”“时事批评”),“时评”这一称谓被中国报界认可的时间其实早于“短评”。被誉为评论界的“轻骑兵”。作为一种简短而灵便的评论形式,短评(时评)在发表时分
为署名与不署名两种。署名短评(时评)以个人身份发言,形式自由、手法多样。不署名的短评(时评)代表媒介编辑部发言,通常是配合新闻报道同时发表。
53.专栏评论:报纸专栏评论是指在报纸的固定版面和特定的栏目中发表的评论。专栏评论的类型:按照评论对象(题材内容)划分为时政类、经济类、法制类、军事类、体育类、娱乐类。根据作者构成来划分为开放型群言专栏、集体专栏、专营型个人专栏。按照专栏评论形式划分:专栏小言论、论坛型专栏。
54.众多报纸的专栏小言论中,《人民日报·今日谈》最具代表性。众多报纸的论坛型专栏评论当中《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最具代表性。55.专栏评论的主要特点:相对的稳定性、鲜明的时代感、强烈的参与意识、追求个性化:定位不同风格各异,文章各具特点,渐渐成为报纸之间激烈竞争的新的
焦点。
56.专栏小言论特性及写作要求:平民化、微型化、形象化。
57.杂文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文体,它既被视为文学作品划入文学的范畴,又被视为特殊评论体裁(文艺性政论)纳入新闻学范畴,是一种“边缘”体裁,“两栖”文体。杂文的分类:政论性杂文、文艺性杂文。
58.杂文和随笔的主要特点:题材内容广泛,反映现实深刻;表现形式多样,语体不拘一格;文章内涵丰富,文字简洁精炼。杂文的写作要求:视野开阔,思想深刻;富于联想,小中见大;形象说理,巧喻善比;笔锋犀利,字斟句酌。鲁迅提倡“白描”的手法:“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59.20世纪80年代赵超构(林放)长期从事杂文创作,代表作为《未晚谈》。
60.广播评论:是业界和学界对广播新闻评论的简称,它是广播媒体针对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现实问题发议论、讲道理,阐明其对于新闻事件、社会现象、热点话题等的立场观点和基本态度,有着鲜明的针对性和指导性,融新闻性和政论性于一体,以反映和引导舆论为主要任务和宗旨的独特评论。广播的本质是新闻媒体,“新闻立台”是首要原则,“评论强台”是重要任务。
61.广播评论的特点:广播评论依托于广播媒介。广播评论除了有主持人、评论员、专家的口述之外,还有以音响(采访录音)为素材的广播述评(录音述评、音响述评或音响评论),大部分新闻采访节目或新闻访谈节目也带有广播的性质。广播评论的特点:碎片化、通俗化、音响化。音响报道是广播新闻的主要报道形式之一,其中就包括广播评论。
62.广播评论最早是报纸评论的有声版。1946年6月,新华社《广播评论》节目开办,标志着我国广播节目的诞生。1979年4月26日央台《全国联播》播出《改善中越关系的根本办法》,是广播史上第一篇署名“本台评论员”文章。
1988年,广播评论形式已经广泛使用。
63.20世纪90年代,音响评论兴起。《新闻纵横》节目出现,标志着新时期广
播界新闻评论性节目的开端。
《新闻纵横》将记者兼主持人的播报与现场采访结合起来,将新闻与评论结合起来,开创了音响评论这一全新评论样式。
64.口播评论:是由广播电台播音员、主持人、编辑记者、评论员等广播新闻工作者进行口头播讲的广播评论形式,即没有音响内容和不以评论节目形式出现。包括:配发短评(本台短评)(报纸短评通常600字左右,广播短评一般500字左右)、主持人点评、记者连线述评、评论员点评、其他媒体人士点评、听众微博热议。
65.音响评论:又称录音述评,是一种以音响作为表现内容的广播评论形式。运用音响,是录音述评同其他广播评论形式相区别的主要标志。
66.新闻谈话节目:主持人与嘉宾就新闻事件展开讨论,谈及对事件的态度、意见和看法,通过深层次的探讨和挖掘,阐明事件的原因和本质、意义和价值,表达一种态度和观点。新闻谈话节目有三个特点:单独播出,时间较长;广播叙事元素更多;互动性较强。
67.电视评论是电视台制作播发的、以画面和声音表达内容、面向观众阐述对于客观事物、社会事件的看法和见解的新闻评论,特点是声画兼备、视听结合、双线互补。电视评论的特征归纳为两点:一是视听结合的评论,二是形象化的政论。
68.电视评论的基本特点及优势:视听兼备,声画结合;眼见为实,如临其境,因此现场感强;“客厅文化”,独具亲和力。
69.电视评论的传播方式: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结合;评论要素与视听元素的结合。
70.电视评论的方式:不署名评论,包括本台评论、本台评论员评论、本台短评、编后话。署名评论,包括电视新闻述评、署名短论。
71.表现形式各异的电视评论:分为口播评论、“画外音”评论和现场直播评论三种。电视评论的特征:声音和画面的统一;政论性与形象化的统一。
72.电视评论节目的形态变化:1980年,《观察与思考》开播,中央电视台开启全新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形态—电视述评。1994年4月1日电视新闻评论的标志性栏目《焦点访谈》(新闻评述类)《新闻调查》(深度报道类)《实话实说》(谈话类新闻节目,已停播)开播。在电视评论节目中引入人际传播,是电视新闻评论话语方式的一大转变。2003年的《东方时空·面对面》《央视论坛》和后来的《新闻1+1》把“隐形评论”变成了“显性评论”。
73.主评型节目样式:访谈式,以央视《面对面》《新闻会客厅》和凤凰卫视《时事开讲》为典型代表;沙龙式,典型代表是《实话实说》;家常式,典型代表是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和央视的《小崔说事》;读报式,凤凰卫视的《天天读报》为代表;辩论式,以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为代表;直播连线式,借用“外脑”来增加评论深度,典型代表是深圳卫视的《直播港澳台》。
74.述评型节目样式:
新闻述评节目样式,以《焦点访谈》为代表;深度报道节目样式,以《新闻调查》
为代表;新闻信息节目样式,以《南京零距离》为代表。75.电视评论的观念更新:重新认识新闻评论的本质属性;高度关注话语主体多元化趋势;从“舆论监督”到“舆论引导”;从“新闻立台”到“评论强台”。电视评论的未来发展趋势:融合趋势、开放趋势、精品化趋势、专业化趋势。
76.电视评论的播报语态:狭义的电视评论播报语态,主要是指电视评论的节目主持人(播音员)在主持节目时的言行举止,也就是其在播出评论内容的过程中(含口播评论、谈话类节目等)所采用的语气和肢体语言等。广义的电视评论播报语态不仅包含了主持人(播音员)的言行举止,还涵盖了与之关系密切的电视系统非语言符号。
77.播报语态的转化分为三个阶段:“播新闻”语态阶段;平民化播报语态节段:从《东方时空》始,央视从“新华体”转向“中新体”;平民化播报语态的深化阶段,代表性的民生新闻节目首推《南京零距离》。
78.“播新闻”式的主持风格,要求播音员正襟危坐、字正腔圆,塑造一种权威的官方形象,追求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播报的流畅,不大考虑是否亲民,缺乏亲和力。
79.“说新闻”式的主持风格,不是念稿式播报,而是依据基本事实用自己的话播报评说,风格随和亲切自然,娓娓道来却又不失简洁明快,尽显主持人的人格魅力。
80.平民化的主持风格,主持人具有一种平民化的心态,与观众之间不是告知而是交流的关系,不再是单向灌输,而是双向交流,以个性解读的方式引导观众思考。
81.新型的电视评论风格形成了新的特点:口语化、故事化、现场感。
82.电视评论的策划与选题遵循基本原则:注重两个效益,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即喉舌作用和收视率。
83.电视评论的文本写作的语言特点与要求:简洁明了,准确贴切;声画配合,朴素自然;生动形象,风趣幽默;规范得体,文风清新。
84.解说词:是对电视节目中部分有声语音因素约定俗成的叫法。解说是在电视屏幕上反映社会生活,阐明采编意图和思想,并最终作用于观众听觉的一种重要语音形态。解说和画面应该紧密结合,彼此呼应,不能互不相干,各行其是;也不能互相简单重复,而要相辅相成,彼此补充。解说与画面的关系可以概括为:解说源于画面,不重复画面;解说概括画面,不脱离画面。
85.制作电视直播评论要注意把握三个方面:时效性、时宜性、多样性。
86.网络和新媒体评论:从传播载体的角度看,包括网站评论、个人专栏评论、网络论坛评论、新闻跟帖评论、博客、微博和微信评论等众多创新型评论形式。
87.门户网站评论:是指由众多的综合性门户网站或新闻性门户网站发布的新闻评论。大多数门户网站的评论专栏或频道既有原创评论,也有转载其“母媒”或其他媒体的文章。门户网站的评论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网站为动态新闻事件及时配发的评论;一是常设的由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撰写的专栏评论。
88.社交媒体评论:社交媒体是指人们用于分享意见、交换信息的实时(移动)网络平台或互动虚拟社区。他们最大的特点是赋予普通用户生产、交换“产品内容”的主导性,让用户获得更多的选择权和话语权,如用户自行集结成“讨论组”“粉丝群”或“朋友圈”。
89.网友、粉丝跟帖评论:跟帖评论是指普通网友、访客在阅读网络新闻、评论等信息的过程中,应用网络平台提供的跟帖评论程序所发表的评论性意见。跟帖评论有的独立成文,但多数为一句话评论,甚至只有片言只语或表情图像。以传播载体划分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依附于网站新闻、评论的所谓新闻跟帖;一种是论坛、博客、微博等社交媒体上的粉丝、好友跟帖、互评。
90.社交媒体不但是其他媒体言论的新载体,其本身也是网络评论的策源地。
尤其是微博出现后,网络评论迎来“微传播”模式。尤其是微博、微信和微信公众号的出现与普及,自媒体评论迅猛发展。
91.网络论坛:又称讨论区或虚拟社区,简称论坛,是一种为众多网民提供在线交流平台的网站。论坛最初以电子公告板(BBS)、新闻组、讨论组等形式出现。
92.博客,又称网络日志,是一种由个人管理,不定期更新文章、图片或视频,并允许网友跟帖评论的网页或网站。如果说论坛是“大众茶馆”,博客就是“私人会所”。
93.微博,简单说是一种允许网民通过手机、网络来实时更新简短文本(通常少于140字)或小格式图片、音频、视频并进行公开传播的微型博客。微信:是一种智能手机用户使用的实时通信软件和公众服务平台,并迅速演变为“自媒体”工具和大众媒体平台。微信评论依托于这种平台。
94.自媒体新闻评论作者:指以个人身份发表评论的独立媒体人,包括普通网民和手机持有者。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自由跟帖等传播方式方便快捷,其观点只要被网民和粉丝认可即可迅速发酵,引发社会关注成为舆论热点。
95.两个舆论场:由主流报纸、电视台等组成的官方舆论市场和由市场化媒体特别是互联网构成的民间舆论市场。三种话语体系:网上活跃的知识分子批判性话语体系、社会上表达各种诉求的民间话语体系和传递政党和国家意志的官方话语体系。
96.新闻评论作者的政治立场与理论修养: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必备的理论修养,央视特约评论员杨禹对自己的要求是:理性、建设性、均衡性、不迎合、不偏执、不买弄;把握时代脉搏和社会发展趋势的政治敏锐性;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关注现实的自觉意识。
97.新闻评论作者的学识与人文素养: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积累;专业领域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例如:香港《信报》专栏作家曹仁超主持的《投资者日记》专栏;《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阮次山;常识的积淀,香港知名学者兼新闻评论员梁文道出版时事评论集书名即为《常识》;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98.新闻评论作者的专业素质与业务能力培养:新闻敏感和迅速准确的判断力,即所谓新闻敏感和判断力的重要性;独立思考和解惑释疑的能力;娴熟的专业技能和出色的表达能力;实事求是的良好学风和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
99.新闻评论作者要练就“出手快”的本事,《新京报》开办《微言大义》栏目,专门关注微博微信等媒体评论;新闻评论作者要力争成为“多面手”;强化创新意识,努力打造个人风格,《东方卫视》的《壹周立波秀》为典型代表;完善知识结构,成为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
100.所谓全能型记者,即拥有为多种媒介形式提供新闻产品能力的记者,能写、能拍、能播。新闻评论者要具备“政治家的眼光,理论家的头脑,杂家的学识,作家的技巧”,成为一个真正意义的复合型评论人才。
扫码登录
扫码关注“广西自考服务”微信公众号
即可查看余下内容
上一篇:广西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知识点押题资料
下一篇:最后一页